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花蓮觀光糖廠

沿革

糖業在花蓮的發展,開始於漢人經營的「糖廍」為主。
日治初期,才由日本人賀田金三郎所主持的賀田組經營,1913民國2年「台東拓殖株式會社」在花蓮縣壽豐鄉設立「壽工場」,又稱為「鯉魚尾糖廍」;1914民國3年再由「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」買收,民國10年另在光復鄉設立「大和工場」,以擴大製糖產量。二次大戰末期,這兩處工場均遭盟軍毀損。光復後,台糖公司接收,決定拆除毀損較嚴重的「壽工場」,修復大和工場並更名為花蓮糖廠,成為東部地區的製糖重心。由於糖廠位於光復鄉,因此常被稱為「光復糖廠」,其實「花蓮糖廠」才是官方正式銜名。

台灣光復

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,大戰末期生產設備遭盟軍轟炸,滿目瘡痍,百廢待舉,無法開工生產,是年十二月即由台灣糖業監理委員會分社辦事處於壽豐廠址,成立接管委員會,糖廠經營權正式由國人接管,重建工作經中日雙方專家評估鑑定,決定保存修復「大和」工場,拆除「壽」工場(僅保存酒精工場),做為花蓮糖廠永續經營之工場。

戰後
戰後物資缺乏,日人戰敗撤離,技術人員欠缺,國人以高度智慧,胼手胝足,克服萬難,設於壽豐之酒精工場於三十五年底修復。
三十七年二月製糖工場修復並開工運轉。每日壓榨甘蔗能力仍維持1,200公噸。
民國四十四年基於節省成本的考量,將設於壽豐的酒精遷建至光復廠內。
民國五十七年製糖設備更新,提高工場壓榨能力至2,000公噸。
民國六十四年再度擴建工場,將壓榨能力提高為2,600公噸。
民國七十三年為減低購電成本,自小港糖廠調撥2,000kw透平發電機乙台,利用節餘蒸氣發電自用。
七十八年因市場需求增設煉糖工場,煉製特砂,每日可生產300公噸特砂。
八十一年再增設晶冰糖工場生產晶冰糖。
八十三年為符合政府環保規範,設置二級(微生物處理)廢水處理池一座,讓工場排水符合標準。
八十四年依政府空氣污染環保規定,興建袋濾式排煙除塵設備,投資金額達四千餘萬元。
至此花蓮糖廠內包括製糖、煉糖、酒精、環保設備等,已成為全省設備最完善之生產廠。

走在歷史跫音上- 花蓮糖廠

花蓮糖廠所在地光復鄉,民國10年建廠時地方名為「馬太鞍」,阿美族語指為「樹豆」,昔日此地為河川沖積地到處長滿樹豆,原住民採樹豆為食,而取地名為「馬太鞍」沿用至今。
建糖廠時廠名全銜為「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廠」。
民國26年10月1日地方行政區域改地名,則以糖廠名稱「大和工場」取「大和」再加「上」成為「上大和」地名,藉以宏揚糖業振興產業於此,至民國34年8月台灣光復後,地名恢復舊名簡稱「台安」。民國36年3月1日准設鄉為光復鄉,廠址為光復鄉大進村,廠名為「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花蓮糖廠」至今。光復糖廠」了!

懷舊鐵道之旅-鐵支路

花蓮糖廠鐵路幹線乃繼承日治時期鹽糖花蓮製糖所之私設鐵路而來,廠線鐵路又可分為糖廠專用線與台車線兩種,北至新城鄉南至富源為止。
二次大戰結束後,從日本人接收這些私設鐵路之後,便迅速搶修因戰爭而遭到破壞之鐵路系統,民國41年(1952)修復完成後之廠線鐵路共約152公里,另外尚擁有甘蔗車130輛、手推台車683台、糖蜜車12輛、附掛車1節、敞車56節以供甘蔗運輸使用,這可說花糖鐵路全盛時期,於67年(1978)間甘蔗運輸全面以卡車及台鐵為主要運輸工具,僅留下台安、林田幹線、光復車站線及廠內線鐵路計49公里。
民國71年(1982)配合台鐵東線鐵路拓寬計劃,將廠內線鐵路由0.762公尺軌距拓寬為1,067公尺,使之方便聯絡台鐵,最後漸漸式微,鐵路運輸甘蔗原料的時代正式宣告結束,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經濟效益的公路運輸系統。

蜂情蜜坊-生態防治寄生蜂

花蓮糖廠寄生蜂養殖中心工作人員笑著說,「養米蟲」可不是隨便養養,要注意溼度、溫度控制,定時灑水,提供米蟲專屬的五星級環境生長,米蟲才會長得好、長得肥,長得「漂亮」。
等到牠們羽化變成外米綴蛾,利用雞毛撢子、捕蟲網,將這些蛾捉住、集中產卵,提供赤眼卵寄生蜂寄生、及草蛉幼蟲的食物來源。
花蓮糖廠寄生蜂養殖中心透露,生產的外米綴蛾卵,除供應養殖中心內部需要外,也提供民間、其他飼養天敵昆蟲單位使用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hualiensugar.com.tw/meet.php?meet_type_code=02
詳情請洽花蓮觀光糖廠